您好!欢迎来到云南商务职业学院!   今天是
0871-68257218
0871-68257218
您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新闻中心 > 教育新闻
中考点击:2018年河南省、北京市中考作文题解析
作者:管理员 来源: 本站原创 日期:2018-06-26 浏览:0

题目:

从以下两个题目中任选一题,写一篇文章。

1.最懂我的那个人

要求:①诗歌除外,文体不限,600字左右;②文中不能出现真实的人名、地名、校名。

2.读材料,写作文

工欲论人者,察己常疏。 释义:巧于议论别人的人,很少省察自己。

君子以细行修身,不以细行取人。 释义:品德高尚的人在小事上时时严格要求自己,但不以小事来苛求别人。

以上材料,你有什么感悟或联想,任选角度,自拟题目,写一篇文章。

解析:

从题目上看,贴近生活,让每个学生都有话可说,有内容可写,容易写出真情实感。两个作文题中大部分学生可能会选择第一个。这个题目写作的范围较广,可以写父母、亲人、同学、老师、朋友等,但是要注意题目中的“那个人”,是写一个人,而不能是两个或者两个以上的人“最懂我”。突出“最”,说明懂我的人很多,但“那个人”是“最懂”的,无形之中形成对比。这个“懂”,应该是理解、支持等意思,也是这篇作文的立意所在。

文章的事件中应该是双主人公——“那个人”和“我”。只要表达出“那个人”是最理解我的人,通过生活中具体的事件来表现,写出他理解我、支持我的事件的过程,可以写一件事,也可以写多件事,文章的重点在于过程。考生可以把情节设计得波折难忘,而不是空洞泛滥的抒情。总的来说这个题目并不难写,但对于平时背作文、考试老是套作的学生来说,如果稍不注意,就会出现内容和题目不贴合或内容空洞的情况。

第二篇材料作文,从要求上可以看出作文的立意比较宽泛,主题可以从“严以律己、宽以待人”“吾日三省吾身”“细微处之处见人格”等入手,这些都可以当做文章的立意或题目,以这样的立意写成记叙文、议论文,都能大展风采。

第二个作文选题也有一定的难度,若写议论文,如果没有平时的积累,学生很难找到合理的议论文论据。占有丰富论据的学生,若围绕这样的论点展开论述,或者用分论点的形式来论述观点,论据典型、有说服力,会写出不错的文章。“物依稀为贵”,相信这样充实的议论文,在众多记叙文中会给阅卷老师耳目一新的感觉。若写成记叙文,发挥的空间会更大些。但是不管围绕哪个立意,写人记事都要围绕题目展开,写生动、具体、有典型的事件,人物形象要鲜明、突出,描写方法要恰到好处,文章结尾最好有贴切主题的升华。

总的来说,今年的作文题让每个学生都能说出自己的心里话,表达出自己心里的真实感受,既贴近生活,又体现课标要求,是让平时扎实训练写作的学生能真正发挥水平的好作文题。

(郑州市枫杨外国语学校 李湘菊)

题目:

从下面两个题目中任选一题,写一篇文章。

题目一:一位著名学者曾经说过这样的话:任何一个多少知道一点自己国家历史的人,都应该对本国过往的历史心怀敬意。历史不仅书写在浩瀚的史籍里,也沉淀在众多的历史古迹和历史文物中。请你任选一处古迹(圆明园除外)或一件文物,将“,让我心生敬意”补充完整,构成你的题目,写一篇文章。不限文体(诗歌除外)。

题目二:请你用上“伙伴”“困境”“成长”这三个词语,以“在幽深的峡谷里”为开头,发挥想象,写一篇故事。题目自拟。

要求:(1)请将作文题目抄写在答题卡上。(2)字数在600—800之间。(3)不要出现所在学校的校名或师生姓名。

解析:

2018年北京市中考语文作文命题延续以往“二选一”的形式,给学生开放的空间。

题目一注重联系生活,启发学生从一处历史古迹或一件历史文物中产生对中华优秀历史文化的敬意。这个题目既呼应了试题“基础·运用”板块的整体情境——“参观圆明园”活动,凸显“牢记历史”的主题,也体现了北京市中考命题注重与社会实践对接的思路,强调学生要在平时的综合实践活动中重视观察与思考,激发学生传承优秀文化、承担历史责任的使命感。同时,半命题作文的形式也考查学生能否将所填历史古迹或文物与自己内心“敬意”之间的逻辑关系表达清晰。

题目二则延续2014年以来的思路,继续考查学生想象类写作能力。题目以“在幽深的峡谷里”作为设定开头,给学生设置了故事发生的具体情境,而“伙伴”“困境”“成长”这三个词语的提供其实是以主题词的方式,为考生的展开想象、个性化写作提供角度的提示和一定限制。考生需要仔细审读这三个词语之间的关系,找到写作角度,再结合“幽深的峡谷”这个情境,讲好一个故事,表达自己的思考。想象要丰富,也要合理,要体现思维的逻辑性。纵观五年来写作试题的变化,北京市中考想象类写作试题不仅激发学生创造力,也重视考查学生对生活的观察与思考、对自身成长的思索与追求。

可以看出,2018年北京市中考语文作文命题继续坚持体现以核心价值观为基础的立德树人思想,既引导学生关注历史,有大的格局观,坚持体现以彰显民族优秀文化为基础的人文教育导向,也重视启发学生想象中的理性思考,继续坚持考查以创新能力为基础的语文核心素养。

 

 

上一篇:中考结束了,千万别和我说分数不重要!
下一篇:老师为何无法替代家长?这篇文章说透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