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来网北京6月16日电(记者 贺卓辉)标榜人脉优势的华尔街英语却让自己的学员深陷民事纠纷。
认识高端朋友、拓展社交寻找朋友是华尔街英语营销人员一直标榜的人脉优势,但是,近期天津市滨海新区人民法院审理的两件极其相似的案件却将“华尔街英语同学关系”背后存在的民事纠纷隐患呈现在大众面前。
今年2月至3月,天津市滨海新区人民法院审理了两起极其相似的民事纠纷案件:案件的当事人都是华尔街英语的学员,也就是在华尔街英语成为同学;案件的纠纷都是因为借贷而引起的。
根据天津市滨海新区人民法院于今年5月31日公布的裁判文书,2015年,丽君(化名)和张磊(化名)在天津某区的华尔街英语培训机构进行英语培训期间认识,成为同学关系。
培训期间,丽君告诉张磊,自己运营的汽车进出口生意需要资金周转,于是向张磊借了5万元,定于3个月后还清。
同学的“下落不明”状态让张磊将丽君告上了法庭。
最后,法院判定丽君在判决生效的十日内将张磊的5万元借款还清。
无独有偶,另一起华尔街英语同学民事纠纷案也是在天津滨海新区人民法院审理结案。
而且案件的借款风波也惊人相似。
2016年,同样在天津某华尔街英语培训机构培训英语的刘强(化名)和王娟(化名)成为同学,培训期间,王娟同样以自己运营的汽车进出口生意需要资金周转为由,向刘强借款9万元,并答应支付2%的利息。
3个月过去后,刘强提出归还请求,王娟答应还款,但一直未还。
随后,刘强再次联系刘强时,王娟莫名失联。
同样,刘强将王娟告上法庭,最终法院判定王娟在判决生效后10日内还清9万元借款和5400元的利息。